温儒敏:怎样读鲁迅的作品?
来源:温儒敏:怎样读鲁迅的作品?
受中语会的委托来讲一讲怎么读鲁迅,“中学语文教师读书种子计划”这个书单上指定的是读《鲁迅选集》,有四卷本,也有两卷本,版本很多,但建议大家可以找好一点的版本来看,像人民文学出版社。另外最好有条件的也可以看看《鲁迅全集》。
我记得1964年我刚上大学的时候,那时候五年制,有个五年级的同学跟我讲,他说你要想学会思考问题,学会写作,你就把《鲁迅全集》啃下来。我听他的话,就把《鲁迅全集》似懂非懂地全部读下来,后来不知道读过多少回了,果然是获益甚大。我还记得在1981年,我就买了一套《鲁迅全集》,1981年版,那时候是61块钱,是我一个月的工资。当时买到《鲁迅全集》的这种兴奋好像就是昨天似的,现在还记得。人只要受过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的,都要读一些书,要读一些基本的书,10种到20种,我想《鲁迅全集》就是我们中国的国民应该阅读的,鲁迅的书就是应该阅读的基本的书。
这里题目叫《读点鲁迅》,它的意思是自由的阅读,非职业性的功利性的阅读,就是说比较认真的系统的接触和思考逻辑。为什么要读鲁迅呢?就是为了了解和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。100多年来,对中国文化有最深入了解的鲁迅是第一个人,鲁迅的眼光是很“毒”的,他是重新发现“中国与中国人”。
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很多,书也很多,但鲁迅很特别,他是别人不能替代的。所以对中国文化的观察思考,鲁迅他不是书斋里面的隔岸观火地做学问,他是带着他痛切的感受,从生命的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人生的智慧,所以读鲁迅和读一般的学问家的概论史是不太一样的,这是一个意思,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了解。
今天我们强调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,毫无疑问这是我们的主心骨,是精神支柱,但传统文化不能照搬过来,它是古代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、历史条件下形成的,它有精华,也有糟粕,有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落后的部分。所以我们继承的是精华,是优秀的部分。中央的提法是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,它并没有说过要学习和发展国学,这是有特别的含义的。
读鲁迅也提供了一种了解和分析传统文化的角度和方法。我们既要读孔子、孟子,要读古代史、现代史,同时也要读点鲁迅,知识的结构才比较全面,思想方法也才比较辩证。读鲁迅他可以带给我们对于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那种真切的体验,克服在文化问题上民粹式的、愤青式的那种粗糙的思维。这是为什么要读鲁迅,我简单说说。
另外鲁迅对于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,他很敏锐、很深刻,有时说的话很难听,但知人论事,了解国情、民情、人情世故。所以在现在电子网络的时代,过量的信息冲刷,可能让我们的思维碎片化、平面化,但鲁迅那种批判性的思考的方式,对于我们思考力、思想力的培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,所以学鲁迅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深邃,就是思想更加深邃,精神得到升华,意识更加清醒。
但是读鲁迅并不轻松,因为鲁迅不是那种优雅的、平和的、休闲的,鲁迅是真实的、严峻的、深邃的。所以如果是从生活化的立场,我就是过日子,我读他干什么,我说可以不读。也许有些人并不真正喜欢鲁迅,我们读鲁迅也并不是一定要学鲁迅怎么做人,也不必让自己变得那么尖刻,而是要学习鲁迅的思想方法,他的批判的意识,从鲁迅那里获取对于我们民族历史和现实的一种清醒的认识,从鲁迅那里获取那种思想的动力。
当然作为语文老师,从语文的角度来说,还会从鲁迅这里吸取语言运用的那种活力,打破那种四平八稳的八股的文章,学会写文章,所以语文老师读鲁迅,让我们业务水平能够上一个层次。如果语文老师都没读过几篇鲁迅,那是说不过去的。下面我围绕几个问题来具体谈一谈看法,提一下建议。
如何看待鲁迅的偏激?
第一个问题,怎么看鲁迅的偏激。现在有种看法,认为鲁迅毕生都在批判传统文化,他激进的思潮造成了传统文化在五四时期的断裂,所以鲁迅被当成是这种断裂的一个代表。这种观点表面上好像是有根据。鲁迅的确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非常深刻、攻打是最猛烈的一个人,有时候他的批判的态度是非常偏激的。
我们大家都读过《狂人日记》吧?通过狂人之口把中国的历史,特别是封建礼教、专制制度比喻为吃人,狂人晚上睡不着觉翻历史书,从古代中国的历史仁义道德的字缝里面看出两个字,就是吃人。但是这是一种小说的文学的表现,它不是逻辑的判断,其中确实有鲁迅独特的体验和发现。
在五四时期,鲁迅一谈到旧制度,旧文化,就深恶痛绝,有时候他把话说得很绝。他曾经用这样义无反顾的语气来表示:“无论是古是今,是人是鬼,是《三坟》《五典》,百宋千元,天球河图,金人玉佛,祖传丸散,秘制膏丹,全都踏倒他,”话说的是非常绝对的。不可否认在对待传统这个问题上,鲁迅的确采取了和惯常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那种叛逆的、逆反的评判,这会让人震惊,令人感到惊愕。但是又觉得清醒,思路会打开,所以鲁迅的思维方式,他就是质疑,就是批判。
在《狂人日记》里面有一句话“从来如此,便对吗?”这是狂人的话,其实也是鲁迅的思维,质疑。对于普通人来说理所当然,见怪不怪的那些事儿,到了鲁迅那里他会质疑,可能有独特的发现。
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,清朝乾隆年间修《四库全书》,当时组合了360个史官,来编这个《四库全书》,一共有3800多个人来抄写,花费了多少时间呢?13年。分经、史、子、集,一共收了13600件的中国古代图书。当然这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建设的工程,所谓盛世修史修书确实是有大气魄的,乾隆时期,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说,这个结论毫无疑义的,是对的,现在我们也受益于《四库全书》,《四库》保留了很多古代的典籍。
但鲁迅是怎么评价的?他的眼光跟普通人不一样,他认为这种编书的行为也是一个文化的“统制”,制就是制度的制,是制约,是以胜利者的看法来批评和征服汉族的文化和人情,搞文字狱,搞烧书也是跟编《四库》一块进行的。所以鲁迅的意思是什么呢?就是说统治阶级他把握着历史的阐释权,哪些书要留下来,哪些书要烧掉,他来决定。很多不适合当时清朝政府认为的正统的观念的书,他都排斥在外,甚至给烧掉了。
在《四库全书》之外,列为禁书的一共有13600多种,烧掉了15万册,这个情况我们一般人也不了解,不知道,但鲁迅就从大家普通都是这样认识的、伟大的一个工程里边,看到了另外的一面。所以清朝当时编《四库》的时候,把明代的档案基本上烧毁了,剩下3000多件。鲁迅得出一个结论,就是说“官修史书往往把历史上的真实给抹去了,这就是所谓篡改历史,强迫遗忘。”这是清朝统治者做的事。鲁迅说出这样的话,他指明了皇帝的新衣是什么。
这样的例子在鲁迅的作品里边比比皆是,到处都可以看到,为什么?因为鲁迅对传统始终是采取有一种怀疑的态度,他用另外一种眼光,透过历史的本质重新去思考,去评判,所以这种逆反式的评判,它给人有一种警醒,挣脱当时被传统习惯所捆绑的那种思维的定式,揭示真实,正视传统文化中有不适合我们时代发展的腐朽的一些成分。我们如果不领会鲁迅这种批判的意图和姿态,就可能会认为鲁迅太损了,太绝对了,太偏激了。
现在也有些学者在批判鲁迅,认为鲁迅早就提倡不要读中国书了,确实鲁迅当时在梁启超他们提倡复古,读中国古书的时候,鲁迅写过一篇短文叫《青年必读书》,里边是这样说的,这句话给很多人抓到了,现在还在批判鲁迅。
他说:“我看中国书的时候总觉得沉静下去”,看中国的时候好像拉着人往下坠,“与人生离开了。”“读外国书——印度除外——时,往往就与人生接触,想做点事。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,也多是僵尸的乐观;外国书即使是颓废和厌世的,但却是活人的颓废和厌世,所以主张少看和不看中国书,多看外国书。”
光是看这个言论,太绝对了,怎么能这样说呢?问题是这个语境,他说话的语境是当时五四落潮以后重新尊孔读经思潮起来了,所以鲁迅提出少看中国书,它是一种文学的语言,把它故意说得很绝对,其中也有蕴含有鲁迅自己的一个整体的感悟。因为鲁迅自己看的中国书太多了,古书太多了。
我们读鲁迅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,不要逮住他一句话,就认为这就是一个论文式的结论,他是文学家,有文学性的表达。他不是写学术论文,他往往写的是杂文,是一种批判式的文学的表达。传统文化里面当然是有精华的,但也有糟粕,不能笼统来褒或者贬。但当时传统作为一个整体,仍然严重牵绊着中国社会的进步的时候,鲁迅他们那时代的人要冲破这个铁屋子,希望奋起,所以就要采取一种断然的态度,所以说话说的是比较激进,要呐喊。这大概就是五四启蒙主义那一代人比较激进,有他历史的理由,也是文化转型期的一种现象。我们读鲁迅的时候要注意这些问题,现在因为社会上学术界有言论,对鲁迅的认识不怎么地,好像就把他否了。
而且从实际内容来看,鲁迅反对的东西是什么?他反传统反的是什么?主要是传统文化中那种封建性、落后性的东西,是文化的,是专制主义制度和文化,他反的是这些东西,包括“存天理、灭人欲皆假道学”,还有种种对普通的国民愚民的政策,让老百姓愚昧、麻木、迷信这些糟粕,他要剥掉这些缠绕在我们民族身上的这些旧物,所以他采取一个很决绝的态度,不是优柔寡断,那样是做不成事儿的。所以我们要理解鲁迅的偏激。
鲁迅为了警醒人们,他认为在中国如果不是采取大声疾呼,用决绝的,而不是温吞的态度去告别旧的时代,那是做不成事的。中国做事用他形象的话来说,“搬动一个桌子都要流血”,做一件事太难,所以鲁迅有他自己的体验。
鲁迅是把古代文化、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说,他是全盘否定的,他不讳言自己是激烈的,是否定的,但这是他的一个策略。封建传统如此的根深蒂固,刚才说的搬动一张桌子都要流血,所以他要用这种彻底决裂的态度,而不是一开始就商商量量,因地制宜,折中自治,因为什么事这样一搞就搞不成了。甚至在彻底的不妥协的反传统这个意义上,我们高度地肯定鲁迅在思想史、文学史上特别的、崇高的地位。这是一种策略层面的做法,鲁迅你说他全盘推翻传统,实际上鲁迅又是做传统的继承的工作,他不是个历史虚无主义者。
鲁迅的态度非常明确,对待传统三点,第一要批判,第二要继承,第三要转化,反正转化不了的,不能继承的那都是糟粕,这是鲁迅的态度。但同时他做工作也是两点,第一要批判,要攻打、要破坏,第二要梳理,要继承,要创新。
其实老师们读鲁迅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,因为他是文学家,他在创作中更多表述的是一种情感,是一种精神,所以他对传统的批判是表现得很决绝,这是鲁迅的一面。鲁迅的另外一面,又有学者的冷静和严谨的一面,他在批判传统的同时,他用大量的精力在整理、研究、分析传统的文化,发掘其中有活力的东西,可以借鉴的东西,可以转化的东西。鲁迅其实一方面呼喊要打倒传统,从传统决裂,同时他又大量地做继承传统的工作。
我也可以给大家举一个数据来说话,鲁迅活了50多岁,他用了差不多30年的时间,整理了22部古籍,相当大的工作量,包括《唐宋传奇集》等等。他收集了大量古代的碑帖、拓片,还试图写一部中国书法变迁史。另外鲁迅20世纪20年代在北大上过中国小说史的课,后来写过的《中国小说史略》《汉文学史纲要》,到现在上百年过去了,还是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研究里边的标杆性的著作,他提出的一些概念,一些方法,一些命题现在还在用。
鲁迅就是完全反传统吗?不是这样的,他是两个方面,所以鲁迅自己的创作也是包含了刚才说的这两个部分。鲁迅同时代有个学者叫刘半农就发明“她”字,这个人送给鲁迅一副对联,“托尼学说,魏晋文章”,托是托尔斯泰,尼就尼采,鲁迅也受外国的影响,魏晋文章,鲁迅受传统,特别是魏晋风度影响是很大的。这是第一个问题,就是说我们读鲁迅的时候会发现鲁迅有很多很偏激的东西,我们要放在时代历史的语境中去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,同时认识到鲁迅他是多面的,他在攻打传统的同时,他对传统的继承,他做的工作比很多很多的学者做的都要多。这是第一个问题,怎么看鲁迅的偏激。
鲁迅批判国民性是否丑化了中国人?
第二个,鲁迅批判国民性的问题。他是不是丑化中国人?现在我们读鲁迅的小说、杂文,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对国民性的,对中国人的国民性那种猛烈的批判。现在有些人接受不了,因为鲁迅把中国人怎么骂的那么凶,写的那么丑,不能接受,好像伤害了我们民族的自尊、自信,现在不讲民族自信嘛,好像一看这个作品就民族自信就没有了。
确实鲁迅毕生都在批判国民性,国民性也是一个外来的名词,就是普通的一个民族,它国民比较共同的一种性格,一种文化的倾向。鲁迅的小说,他的杂文都在揭露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,就是中国人有些很坏的,劣根性。譬如说他写的最多的是什么呢?就这些,奴性的,爱面子,看客,马虎作风,做事不认真,以及麻木、悲切、自私、狭隘、保守、愚昧,在鲁迅的笔下都作为国民性的表现进行批判。
他是一个清醒的文学家,是以批判性为社会的文明发展提供思想参照的一个知识分子,所以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,是苦口良药,他并不是只唱赞歌的,你说好,他说好,大家都好,其实问题都埋藏在那里,不是这样,鲁迅是专门说出真话,看到皇帝的新衣。
所以我们读鲁迅的时候要理解鲁迅的用心,他写《阿Q正传》把中国人写的那么丑,看起来很不舒服,但仔细一想,确实我们周遭,我们周围,我们自己的身上有没有这些东西呢?可能是有的,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带有一种社会心理研究的性质,而且他往往都是从最普通的,最日常的生活里面提炼出来。
比如说刚才说到的看客,用现在的话来讲吃瓜群众,吃瓜子的群众,其实鲁迅早就批判了。他写过一篇小说叫《示众》,推出去示众那个意思,写的一个犯人到了街上去示众,犯的什么罪?拉出去干什么?不知道,一群一群老百姓都挤上去看了,你挤我,我挤你。这个小说没有主人公,主人公就是看客,就是一群看客,整个小说就写这样一个东西。胖的、瘦的、老的、小的,丑的、俊的都在那边看,看什么?看热闹,示众。看和被看,看客众生相,就写出众生相。这个小说不知道你们读过没有,鲁迅批判国民性,它是带有一种象征的意义,批判吃瓜群众,看客,普遍麻木的那种国民性。
鲁迅写的最多的还有一个事儿就是世态炎凉,人心麻木。老师们大家讲课的时候都讲过鲁迅的《祝福》,《祝福》是可以做多方面的理解的,也学过《孔乙己》,它主题是什么?它有很多侧面,其中很重要一个世态炎凉,人心的麻木,隔岸来观火,玩味欣赏别人的苦难。《孔乙己》的主人公,大家说是谁?《孔乙己》的主人公,我看不是孔乙己,就是那些吃瓜群众,那些看客。所以只会看戏、做戏的民族是可悲的。鲁迅写的最多的就是这些东西,就是关于批判国民性,所以我们给学生讲《祝福》,讲《孔乙己》的时候,你也可以提一提这个问题,不要光是反封建就完了,不完全是这样。
怎么读《呐喊》《彷徨》?
第三个问题讲讲怎么来读《呐喊》《彷徨》。通常认为鲁迅的小说体现了五四的启蒙主义和思想革命的要求,用我们习惯的话叫反封建,其实反封建这个词现在也有点问题,但是我们还是这样用。我们语文教学大多是从鲁迅批判、比较这个角度去分析评价鲁迅的作品,比如说《祝福》、《孔乙己》、《阿Q正传》,还有《药》等等。
在阅读的时候,老师们我们自己读的时候,我不是说我们教学的时候,要注意鲁迅这些作品,它不是直接配合五四运动的,它也不是完全以战士的姿态出现。其实鲁迅,他的小说有个基本的格调叫忧愤深广,忧,忧虑的忧,愤,愤怒的愤,他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路,他也感到为难,忧愤深广。要好好体会鲁迅作品的忧愤深广,我们才能够进入到鲁迅的文学世界,当然中学生很难理解,也不着急。
但作为我们语文老师,我们读的时候总是不能够停留在肤浅的,他就是反封建就完了,要读出忧愤深广,所以大家一定要读一读鲁迅的那篇文章《呐喊》,读完以后你就知道他是怎么写《狂人日记》的,怎么写《呐喊》这些文章的。和五四时期那些前驱者、先锋者不同,鲁迅对中国的现实和未来是不乐观的,他是不激进,甚至是有些消沉,但是他更冷静,更清醒,有更深入的思考。当然你说为什么不能写的积极一点,正能量一点?我们不能这样去要求作家,因为作家有自己的体会,他忧愤深广,这很好地打动了我们。所以我们理解这个问题。
有人说鲁迅的作品它里边的内容不太适合青年,而比较适合有生活历练的中年人,这有一定的道理。所以我们虽然是中学,为什么要放一些鲁迅的作品进去呢?因为它是经典。中学生的理解,跟我们语文老师的理解应该有些差别,但是基本的方向应该是相同的。我们老师们读过鲁迅以后应该知道,鲁迅和一般的五四那些人是不一样的。
还要注意到鲁迅的小说《呐喊》《彷徨》它对整个中国传统的小说革命性的突破。有哪些革命性的突破呢?第一个就是题材,他这个题材绝大部分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人,普通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司空见惯的,最平凡的那些生活,鲁迅写的东西都是当时人们生活普遍的。你像《阿Q正传》,其实现在我们觉得我们周围也还是这样,而且鲁迅写的是无事的悲剧,什么叫无事的悲剧?好像很普通,天天过日子,实际上里边是有悲剧,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。
所以他跟传统小说比较起来,鲁迅揭示一个变革,因为我们传统小说都是写帝王将相、才子佳人,或者写那些神仙、怪人,鬼怪,极少写普通人的生活。古代的书像《今古奇观》《聊斋志异》也都是异,奇、异,这一类作品也有它艺术上的特点,它比较娱乐性,比较远离现实。
但是鲁迅的作品就不一样了,鲁迅的作品它就是非常贴近现实,写的都是我们自己周围的人物,所以现在那么多的小说每年出几千部,很多是写现实生活的。从哪里开始呢?从鲁迅开始,以前的小说都不是这样的,除了《红楼梦》,《红楼梦》还是写日常生活,但它是贵族的日常生活。《红楼梦》是个很奇特的艺术,跟古代的小说不一样,像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它写的都是非凡人物,不是普通人物,但鲁迅开始写我们普通的事,普通的无事的悲剧,所以他的魅力,也就是在普通的人事中发现那个一切的永久的悲哀。鲁迅的作品有时候给人带来一种悲哀的感觉,因为他挖的太深了,而且他达到了一种艺术的陌生化。
读鲁迅小说,如果读进去了,我们会重新来观察我们周围的生活,观察中国的文化,观察中国人的国民性。会重新这样去理解。本来大家平时可能不会去想这些问题的,但读完鲁迅以后觉得很沉重,就会去想这些问题,变得要重新思考,所以鲁迅的小说跟一般的小说是很不一样的。
读鲁迅的小说,我自己也感觉很累,也没有人说今天上班10个小时太累了,晚上回去读读鲁迅,不是这样的,鲁迅并不能提供给你那种很优雅的,很舒服的那种感觉,他的发现都是沉重的。鲁迅几乎每一篇作品,每一篇小说都有独特的发现,就是我们普通人没有看到的发现,它会缠绕着你,就不像读其他小说,特别古典小说那样,隔岸观火,可以放松,它要你重新去思考。
因为鲁迅的发现太彻底了,他又带着一种悲悯的目光,从现实的人事中来感悟人性、人生,解决理性的问题,鲁迅对人性,对善恶的理解是很深的,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弥漫着一种悲哀,读起来不轻松。鲁迅小说对传统的突破还在于揭示灵魂的深,以前我们也提到过,古代的小说是没有像鲁迅小说这样重视写人物的心理的,他为什么那么重视心理呢?他要勾画灵魂,去深掘心理上的那种病苦,大概这样的作品读起来是很沉重的。有一个作家叫陀思妥耶夫斯基,也是鲁迅喜欢的,他的作品跟鲁迅这点很接近。
所以我们作为语文老师,读鲁迅的小说,应该还要注意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方面的突破和创新,这个平时我们做的也比较多了,我这里就不多说,但我讲一条,中国古代的小说,它是勾栏瓦舍,从讲故事发展起来的,讲史,讲传,它比较注重全过程的系数,就讲究故事性,曲折,有头有尾。
打个比方,中国古代的小说基本上就是盆景,一个花盆里面种一棵松树,很小,但它很全,盆景式的应有尽有,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优点。但比较单一,它很少深入去揭示生活,特别是揭示人的灵魂,人的心灵,所以鲁迅的短篇基本上不再采取这种传统的格式,他创造了不同形式的多种表现形式,大概有三分之二左右叫做横切面的方式,就选取几个侧面来看整体,基本上没有什么完整的故事,即使有,它也不像传统小说那样浓缩情节,制造那种紧张的传奇的东西。
还有一个,从鲁迅开始有了第三人称的前置的视角,这些我都不展开来讲了。我们老师应该读一读,因为他跟传统的小说太不一样了,他主要是吸收西方的,外国的一些小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如果我们老师读的也很少,你学生也基本上不读。去年有一道高考题就出了鲁迅《故事新编》里面的有一篇小说叫《理水》,《理水》写的其实是很有意思的,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穿越,古代的事儿,古代的情节,但里边有很多现代的因素,时空穿越,写的挺好玩。但是因为我们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,所以那道题虽然做了很多的提示,但是80%的考生都没答对,鲁迅的小说我们还是要注意这点。
怎样读《野草》?
下面我再讲下一个问题,怎么读《野草》?《野草》最难读了,它其实是鲁迅自己最喜欢的作品,它是散文诗,其实是鲁迅写给他自己的,也可以说是鲁迅的哲学。鲁迅是在非常寂寞的情况下,一种内向性的写作,他写给自己的,他是要剖析自己的灵魂,人有时候会停下来问自己我怎么了?我到底是怎么回事?我是谁?这样剖析自己,有时候会有这样情况。
《野草》事实上是鲁迅在剖析自己,所以是鲁迅的哲学。为什么那么难懂呢?因为它大量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,它的构思是非常奇特的,而且多数的篇章都写一些梦境,而且是恐怖的梦,奇特的梦,其实是一种潜意识,是一种原始思维。
人有这种放慢速度的时候,会有一种原始思维,《野草》很多东西是没有逻辑性的,你不能够完全用理性去介入,就是因为它是象征的,原始思维的,有些很难理解。凡是现在解读《野草》,说它的主题,它的思想意义如何如何,可能都是一孔之见,不见得是这样。我们应该怎么来读《野草》呢?应该是整体感受,去体味,读不太懂没关系,那种味道总是可以出来,慢慢再展开你的想象,去琢磨他写的这些意境,这些意向到底可能是什么意思,进入那种氛围。
我举个例子,譬如说有一篇叫《腊叶》,就是腊肉的腊,树叶的叶,是很短的,有点文言文的味道。就说鲁迅翻一本书看到一个树叶,突然就想起去年这个树叶还是怎么样的,现在已经变成这样了,枯黄了。有一个洞,树叶里面有一个虫做的洞,好像眼睛似的看着自己,所以他就从这里写,写出了这种生命的流逝,希望爱他的人,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,等等等等,引出了一大摊这样的感慨。
其实鲁迅写《腊叶》的时候,他正犯肺病,肺病以前是很严重的病,跟癌症似的,正犯肺病,身体非常差,而且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在一天一天地消逝,所以他看到这个树叶他就有点感伤。这个作品其实他写给自己的,同时也是写给他的爱人许广平的,他希望许广平能够珍惜自己。所以我们读了《腊叶》以后就知道鲁迅他是一个斗士,一个战士,很坚强的人,但同时他也有很柔软的一面,像腊叶,它里边也就可以看到这一面,再坚毅的人在生活中也可能会有柔弱的一面。我们读这个《腊叶》,如果了解一点这种背景,也会读出对生命的那种感觉。
《野草》的阅读它是这样的,它会马上给你一种氛围,一种刺激,你会感到很奇异、梦幻,很冷静,有一种微妙的体验。老师们如果有这个体验,那你慢慢就进入那种状态了。可能不太懂,没关系,你就知道他是通过梦境,通过匪夷所思的那些情境,暗示表达他复杂的内心。鲁迅经常写的都是内心里面的两个方面,矛盾的方面,悖论的方面,所以他表现出来的东西有些是潜意识的,这说不清楚的,是超验的东西。
所以我们也不一定要把《野草》说的很清楚,也不要先入为主,不要拘泥于一种解释,现在有关于野草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都可以,但我们自己阅读,不要去管这些,就是你自己赤手空拳去读就好了。你要知道这就是鲁迅在解剖自己,是鲁迅作为一个战士他的另外的一面,所以鲁迅这样就变成是一个很真实的,一个人间的鲁迅了。
这是一个,关于《野草》怎么读,我们不要着急一定要找出它的主题,它的意义,某个意义上一定是指向什么,不要做这些工作,主要应该是读鲁迅,看他的那种思维里边的困扰,那种矛盾,那种难以言说的东西。语言学上有些能指和所指,我们不要光是所指,他有能指,他有时候一个意象可能包含有非常复杂的含义,一种神秘的作品。
最难读,但鲁迅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作品。鲁迅晚年的时候,他跟年轻人说,我再也写不出《野草》那样的东西了,这个《野草》是最文学的东西,也是最难懂的东西。这样的作品我们平时也碰到比较少,读一读,这样提高我们文学的思考。现在高中新课标不是提到了要思维训练,除了逻辑思维,它提出来要直接思维,形象思维,那你读《野草》就是培养我们那种直觉思维,形象思维,也是一个很好的作品。
怎样读《朝花夕拾》?
第五个问题怎么读《朝花夕拾》。中学课语文课上我们已经学过很多篇《朝花夕拾》了,像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《阿长与山海经》《藤野先生》等等,由于中学语文它受制于考试的要求没有办法,所以对课文的分析讲解一般都是很细,很琐碎,有些死板,特别注重思想意义的概括,就显得比较教条,不太利于大家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和理解,这个问题不光是鲁迅作品,其他作品也存在。
我来之前看了一个教学的视频,广州的一个中学,现在高中一年级第一单元,然后觉得教出来的学生就是语文腔,动不动是“我今天受到了什么教育”,“通过什么体现了什么”,什么什么精神,没有一句话就是他真实切身的感受里边说出来的鲜活的东西,这是叫语文腔,跟我们的教学有关系,跟我们的大环境也有关系。所以我们说读鲁迅要打破八股腔,就有这些问题。
老师们读《朝花夕拾》,应该注意超越中学语文教学一般找标准答案的模式,要摆脱那种应试教育的思维的束缚,起码我们老师读的时候摆脱这个。其实《朝花夕拾》最让我们看到的是鲁迅的另外一个方面,《野草》也是鲁迅作为战士的另外一方面,鲁迅除了批判性,叛逆性之外,他还有那么真诚的、质朴的、柔软的,甚至是童心的,好玩的一面。
阅读《朝花夕拾》的时候,注意要放弃,最好先放弃所谓意义的追溯。因为文学作品我们讲语文课一来就是什么意义,应该有更多的兴趣和感情的投入,就当做是和鲁迅,和人间的鲁迅闲谈、聊天好了,这样你才能够读出鲁迅《朝花夕拾》的那种味道,体验他艺术的那种美。
当然《朝花夕拾》是初中语文指定的必读名著,其中有些章节其实是很难的,头两篇就难的不得了,比较容易的都挑到我们课文里边了。《朝花夕拾》里边譬如开头的那两篇《狗·猫·鼠》《二十四孝图》非常难,一下子把孩子们难倒了,应该越过阅读的障碍才读得下去,如果这两篇都难倒了,下面就不要读了。《狗·猫·鼠》认真读的话,你会发现挺好玩的,它写的是孩子们眼中的宠物和动物世界。鲁迅为什么会仇猫呢?他的恨,仇,结仇,跟猫就过不去,他讨厌猫,为什么?因为鲁迅他也有心理阴影,他小时候也养过一个云鼠,小老鼠挺可爱的,给猫吃了他很伤心,所以小时候他要给老鼠报仇。有这样一个问题。
所以在大人看来不值得一提的一些琐碎的事情,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可能是非常重要的。而且小孩他的世界里面有时候动物和人他分不太清楚的,都是通人性的。所以我们读像《狗·猫·鼠》,我们会发现鲁迅写的挺感人,他回忆他童年的时代,当然里边又牵引到很多其他的议论,它是比较难懂的东西。这是说读《朝花夕拾》,应该了解鲁迅的这一面。
另外还要欣赏鲁迅的幽默,鲁迅的其他作品也幽默,但在《朝花夕拾》里面这种幽默表现得更加鲜明,在像《野草》里面幽默的相对少一点,在《朝花夕拾》里面非常多的幽默,幽默它就是一种自信,就是一种智慧,它也是一种语言的风格,就是一种气质的表现。其实我们语文课应该让学生更多的能够具有这种幽默感。
孩子们喜欢的老师一般是两个标准,第一有点幽默感,第二懂他们。那个板着面孔的,你就是教得再好,他也不太喜欢你,所以我们欣赏《朝花夕拾》要注重鲁迅的幽默。应该把我们老师阅读的这种感受转化到教学中,让学生去了解鲁迅不单是一个战士,不单是寂寞的、忧虑的、愤怒的,但同时他又是温情的、淘气的、可爱的,幽默是他的构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。
还有一点,读《朝花夕拾》要注重,你要讲那么多篇章结构都没有太大的用处,其实最重要的是这篇文章大气,当然这也很难学到手。大气,放得开,雍容大气,这是鲁迅的文章的一个东西。《藤野先生》其实做结构分析很困难,他好像东拉西扯,也写日本留学,说油光可鉴,然后写的会馆里面乌烟瘴气等等,又写学医,写什么受到歧视的,写了很多,最后才提到藤野先生,他就好像是老人说话一样,说到哪里就是哪里,很自然。
鲁迅也说过写文章要放得开,像骑马一样,要放得开,有一条中线,反正那个马也跑不了,跑不到哪个地方去,你放开就是了。所以鲁迅的作品,我们分析它的结构写法等等的时候,应该把这点传达给学生,他那种大气,写文章的那种自然的感觉,不像是在写文章,但确实这就是好文章。现在我们的作文写的太像文章了,不见得好。当然这一点中学生要学比较困难,说一说就可以了。
鲁迅杂文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简单味,这个以前我们说叫白描,其实不一定老是叫白描,简单味,他文章都是干净利落的。他喜欢写一个人写一个事,抓住那个特点,用漫画式的三笔两笔就勾勒出来了,这都是鲁迅,我就不举例子了。
总之鲁迅作品特别是像《朝花夕拾》,大气、幽默、简单,这三点要引导学生去了解。我们老师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也注意一点,因为这是现代散文中比较少见的,别人写不出来。鲁迅是通过他个人的生活来写一个时代的变迁,所以《朝花夕拾》是带有浓烈的抒情的意味的,就自己要欣赏,别着急去找那个主题思想,那个意义。进去,都进去再说,也把这种读书的方法传递给学生。你说考试怎么办?考试好办。考试我们就把几条答案给说清楚就行了,但其他时间你也可以用,让学生学的开放一点。
怎样读鲁迅杂文?
第六个问题,最后一个问题叫做怎么读鲁迅杂文。杂文它是一种现代文体,它和鲁迅的出现是很有关系的。杂文是属于议论文,但又带有浓烈的文学的色彩。杂文的兴起和一个杂志有关系,20年代叫《语丝》,它是鲁迅、周作人他们办的。《语丝》这个刊物很有意思,它的办刊的宗旨就是八个字,叫“任意而谈,无所顾忌”。那个时代的人写文章真是放得开。
鲁迅一辈子活了50多岁,占他时间最多的事是什么呢?最多是的古籍整理,刚才说的传统文化的整理。第二件事是什么?不是《呐喊》、《彷徨》,第二就是写杂文,第三才是写小说,写散文,所以杂文对鲁迅来说是他创作里边最重要的部分。
但是现在社会上,特别是国外的有些学者,对鲁迅的杂文很看不起的,都说他是打仗的,都是骂人的,说鲁迅是一个天才的作家,可惜了,写了就那么一点东西。就这么一点东西,分量就在那里了,而且杂文同样也是一个珍贵的遗产,甚至可以说是中国2000多年来,包括古代的、现代文学的一个奇观。
鲁迅用那么多精力写去写杂文,他一共写了多少呢?写了650多篇杂文,135万字,输到16个杂志里边,集子里边。鲁迅的杂文当然是文学,但他又不是一般的想象性的文学创作,也不是一般的论文,他是有感而发的,他是直接参与现实,干预现实,注意了,干预现实,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,他要干预现实。
从上个世纪初到30年代,中国经历了很多重大的事变,包括辛亥革命,北洋政府的统治,五四、北伐、3·18惨案、大革命时失败,国共合作,最后又分裂,红军长征、左右文化运动、革命文学论争,然后日本侵华多少事,上个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中国真是多灾多难,但几乎所有这些事变在鲁迅的杂文里面都得到了记录和回应。当然它是一种文学的回应,它不是像历史学家那样记载。
历史学家的记载,他是注重客观,把时间、地点、人物交代清楚。文学家记载他是有血有肉的,带有自己感情的,是偏重于社会人心、思想文化的。所以我们中学以前教过《纪念刘和珍君》,就写3·18惨案,在历史书上可能就那么几行,就可以了解是它的原因是什么,结局是什么,但是不会了解到3·18惨案的时候那种人心,社会的那种心态。所以读历史可能事件、线索这些是比较清晰的,但它是没有感觉和体验的,它也很难顾及到社会心理这些因素,但鲁迅他的杂文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了,那种鲜活的历史感。所以我们说鲁迅的杂文是奇观,你读他的杂文,就可以鲜活地了解中国现代史,甚至中国古代史。
所以我们总是劝语文老师读一点鲁迅的杂文,可以获得丰富的文史知识,还可以了解我们100多年来现代中国的历史,了解我们古代文明,了解这种民族的心灵史,了解国情,特别是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眼光,这个我们太缺少了。现在中学语文不是都讲我们要有批判的,批判性思维是吧?这个也应该提倡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眼光,不要一见到独立思考,好像就会走火入魔,不是这样的。读鲁迅杂文可以从里边了解到大量的社会历史知识。你读这个杂文,如果认真读下来,看那个注释,再参照一些材料,你就对100多年中国的历史,包括古代史有鲜活的了解。
我有个数字给大家看看,《鲁迅全集》里面涉及到的古今中外的人物4500多人,你读完《鲁迅全集》起码再过一遍4500多人,古今中外有名的,提到的,他是知道的。涉及到的书籍文献5000多种,涉及到的历史事件450多起,所以它是包罗万象的。
鲁迅还有一个叫《鲁迅词典》,我经常都在看《鲁迅词典》,它涉及到的东西真是丰富,古代文化、现代文化、外国文化、哲学、历史、经济、宗教、文物,甚至校勘、翻译、出版、心理学、教育学、人类学、考古学、目录学、生物学,什么里面都有。所以有人说鲁迅杂文是一个百科全书,我觉得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,我们读完鲁迅,很多知识都了解了,很多人起码听说过了。但是这种百科全书它是一个精神实体,它是广博的,深邃的,带有鲜活的个人体验的。
现在我们生活在比较平和的环境之中,当然最近又出了一个事,疫情,但整体是比较平和的,不太能够了解鲁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特点。过去中国都很多战乱,我年轻时候读过《二十四史》,基本上下来,我做了个统计,30年不打仗的极少。
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,不太理解鲁迅作品为什么那么尖刻,为什么有时候骂人。鲁迅他是一个很叛逆的,很敏感的,很多疑的,确实是很尖刻的,和现实格格不入的人,他不是那么特别随和的人。当然你说我们因为鲁迅的思想精神值得我们学习,但不一定我们要做鲁迅这样的人。
你们如果看一下李长之写的《鲁迅批判》,三十年代年轻人李长之,后来北师大的教授,写过一本书叫《鲁迅批判》,实际上是《鲁迅传》。鲁迅看完以后基本上肯定,不置可否,还寄了张照片给他,这本书因为名字叫《鲁迅批判》,所以李长之后来就遭了殃了,其实他那个内容不完全是否定鲁迅的。他其中对鲁迅的性格心理有很到位的分析。譬如说他说鲁迅的思想是很深刻的,往往不为常人所理解的。鲁迅是很敏感,很多疑的,不太相信周围,他是不容于世。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一针见血的,不留情面的等等。
我们如果了解这一条,他是天才的一种文学型的人物,所以我们不要拿普通人要求,这样要求就没有文学了,就好像我们看到有些艺术家很怪癖,他要不这么怪癖,他没有创作的,都跟我一样,跟大家普通人一样,他怎么有天才的发挥?鲁迅也有带有某种怪癖,但他的深刻性确实是一针见血,让我们去理解鲁迅他骂人,他给很多人起外号,一起外号那个人就倒霉了,因为鲁迅太出名了,所以什么媚态的猫儿,商定文豪、革命小贩、奴隶总管等等都是有所指的。但鲁迅更多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心理和社会行为方式的一种概括,社会相类型形象,所以不要简单地认为他是骂人。鲁迅其实他只有公仇,没有私敌,确实是这样。
最后我要讲一个问题,因为鲁迅引起争议太多,但同时他又是我们巨大的文化遗产,所以我们语文课鲁迅少两篇,多一篇,社会马上就吵起来了,鲁迅确实是影响太大了。鲁迅他是一个知识分子,是一种叛逆性的人,其实知识分子和他所处的现实世界往往都有一种不相容性,世界各国都是这样的,鲁迅更加特别。他揭示现实人生的真相,揭示社会思想文化的困境,这是知识分子的使命,是他的习惯。
从社会文化结构来说,有这样一部分批判的成分,一个社会那么大,什么人都有,有些人比较清醒,他专门说一些比较难听的但是真实的话,我们的社会才有生机才活跃。社会只有在不断的反省和批判中才能往前推进,所以知识分子具有那种独立批判的精神,这是他的功能。社会上有这样一些不太和谐的,甚至比较刺耳的批评,这是正常的,应该允许它的存在。从某种角度来说,鲁迅杂文的批判精神是非常可贵的,我们不能被所谓的“尖刻”、“骂人”之类表面的印象所左右,就抛弃了这份精神遗产。
最后我说一说读鲁迅杂文。它不是优美的享受,一开始讲了,它是挺难受的,它是一种思想的爬坡,就登高山往上爬很累。
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,娱乐化的时代,现在中国,现在我们走向全球的是什么?我们的文化,孔子、孟子没有走向,但我们的抖音走向了,在娱乐化的时代,我们有什么办法来拯救精神的滑坡?起码这个滑坡不要那么快,读书就是一个好的办法。
现在中语会搞这个读书种子的活动,是有意识让我们的老师变成读书的种子,所以老师们要有这份心,流俗文化也是必然要存在的,社会必须要有这些东西。但是我们是语文老师,我们要自己以及教我们的学生跟流俗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,完全保持距离不可能。不要被它裹胁了。因为当一个语文老师天天都是微信,然后是抖音,然后再看一下流行东西,在流行的圈子里打转,你怎么提高?
当然你说就这样过日子,那我赞同你,这是你的人生的选择。但是如果我们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,我想还是要多读一点书,都有一些基本的书,也不一定100多种,能够读20种就不容易了,基本的书,中国的外国的。像《鲁迅全集》,也包括《马恩全集》,《马恩全集》读完以后,你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就不一样了。现在很多人天天叫马列主义,其实他没有读过几篇,《马恩四卷集》读一下。所以这样起码让我们生活也充实一点,我们的课也上得好一点。